Header Ads

奪命無聲/殺戮行動(Killing them softly)觀影後感:生平看過最嘮叨的電影


本文轉自 03/12/2012 舊Y!Blog


_ 早前型男畢彼特(Brad Pitt)拍了一個香水廣告,結果惹來全城爭相模仿「惡搞」,想不到同時間(美國)也有一部由他主演、感覺頗為「惡搞」的電影上映,而該部電影就是本文要說的《奪命無聲》。

這部電影所說的「惡搞」並非在在故事的橋段上,而是片中那些喋喋不休、「死不斷氣」的對白,不知導演Andrew Dominik是否有心要與昆頓塔倫天奴(Quentin Tarantino)較勁,本片的嘮叨程度比起後者五年前所執導的作品《玩命‧飛車‧殺人狂》(Death Proof)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13


論電影的故事其實十分簡單,主要是講述三名不知好歹的小混混以嫁禍他人的計劃去打劫了一個黑幫地下賭場,卻因而令該黑幫的地下生意停頓下來,結果黑幫只好聘請由畢彼特飾演的殺手Jackie來把這三位黑吃黑的賊人幹掉以求儘快讓生意重新營業。

電影雖然有九十七分鐘的片長,但真正敘述這樣劇情的時間可能只有約半個小時,其餘的時間大部份都是描寫片中有兩位角色在靜態的環境下,你一語我一言的在「唱雙簧」。而在觀影期間,每到這些場口就看到有部份不好此道的觀眾選擇以離座如厠來解悶。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14


而這個故事背景的年代是設定在四年前的金融海嘯、正值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所以不時便會在片中的背景聽到或看到當時的美國總統布殊和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談及經濟狀況的媒體廣播或報導。而導演就是希望利用這些訊息結合故事內容來進行諷古刺今,然而膚淺的自己只覺得除了結尾由畢彼特道出了「美國只是一盤生意」是帶點隱喻外,就實在參透不出其餘時間的冗長對話內容與之有什麼關連。奪命無聲

如果撇開這些背後的訊息不說,片中也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談及殺手殺人時的心理狀況,當中說到殺一個認識的人是會為殺手帶來心理壓力,這方面的描述在一般的殺手電影中向來甚少說及。除此之外,本片由拍攝以至配樂都製作得很有風格,片中出現槍殺時的慢鏡頭與及關上車門時出現畫面震動的這兩幕,最叫自己留下印象。奪命無聲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15


至於畢彼特的演出,雖然有報導說他會憑這部電影競逐奧斯卡影帝寶座,但以自己的觀感來看,他的表現並非十分突出,而且作為第一男主角的他在片中的戲份相對起來也實在偏少,就如影片的首半個小時便完全沒看到他的影蹤。奪命無聲

總括來說,這部黑色電影的黑吃黑故事明顯只是一道配菜,重點反而是片中那些密集對白,如能理解得到當中含意的話,可能會大感過癮,不然的話,面對這個劇情節奏緩慢、欠缺起伏的故事,定必會被其嘮嘮叨叨、感覺沒完沒了的對話而大呼救命。而就個人而言,這部《奪命無聲》亦成為了自己生平看過最為嘮叨的電影。温柔杀戮




▼ 電影海報 (本文所有圖片均轉載自Google圖片)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1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2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3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4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5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6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7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08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 09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 10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 11  奪命無聲 (Killing Them Softly) 12



寫在前:
看電影向來都是各取所需,意見感想因人而異,無分誰對誰錯。而自己一直只視之為放鬆心情的消閒活動,在乎的是其娛樂性而非什麼寓意表達,所以就只會用幼嫩的文筆去隨心記下一些個人觀影後的簡單感想,絕非要寫什麼影評。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小提示:為杜絕廣告、惡意留言,所有回應經審核後才會刊登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