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殘片中的綠葉


本文轉自 17/11/2011 舊Y!Blog            


Kazuo家住新界地方,沒事很少會到香港島去,八月初時因一次機會南下去了港島東區,途經西灣河,所以順道去了一個一直很想去但總是沒找機會到的地方,它就是不時便會作電影展覽的香港電影資料館,身為電影迷的Kazuo,自然不會放過這機會去走一趟,出了港鐵站,步行十分鐘便到達。會場正在作一個名為「似水流年綠葉常青」,介紹很多位五、六十年代粵語長片中的配角演員的展覽。

粵語長片可算是陪伴Kazuo成長的「老友」來的,就算到了今天重看這些電影,那份親切感依然猶在。最喜歡看的就是喜劇殘片,對比起時至今日的所謂喜劇片,當時的更具欣賞價值,可惜的是現在要在三更夜半才能有機會再重溫這些真經典。

這間電影資料館的展覽廳不算很大,從展覽場地的間格留意到,正好適合這類型的小型展覽會。看到其認真的佈置,熟悉的電影明星人像板,手部便不其然往後褲袋裡,拔出手提電話來邊看邊拍攝,在按了十多次攝影快門後,突然有位白衣女士走到Kazuo面前,這位管理員勸喻不要拍攝,這時自己才仿然大悟知道原來場館內是不准攝影的。因為之前在沙田的文化博物館觀賞已故明星沈殿霞的相類似展覽是可以拍攝的,所以這次進場時毫無意識地忽視了入口處的告示牌,結果在這尷尬的情況下只好連忙道歉及停止了拍攝。其實有沒有誰能夠告訴Kazuo,展覽拍攝與否是如何介定的呢?

細閱了展覽的文字介紹,原來有很多甘草演員都只是在幕前風光,沒有戲拍的日子,生活便相當潦倒,相對現在的銀幕綠葉演員就比較多出路,可以拍廣告,又可以拍電視劇,收入自然穩定得多。亦可能因為以前演出的機會不多,所以就算只是當一個「二打六」角色,你都會看到他們交足戲,相當賣力,無非是為了希望有天博得人家賞識。套用在現今社會,對於那些終日幻想出人頭地,但又一點工作熱誠也沒有的人,真的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這幫綠葉演員的職場態度,就算做不成主角,都渴望成為最佳的配角。

▼阿飛與阿(麥)基(右二)

▼八十年代專扮道友的曾楚霖(右四)當年亦是阿飛之一

▼人物介紹的輕觸式屏幕

▼專演壞蛋的吳桐(左一)

▼頑固惡老爺盧敦(左二)

▼那時相當年青的丁羽(右二)

▼大合照

▼人物介紹的輕觸式屏幕

▼"檸檬"吃得多,看過的也不少(右二)

▼超經典的"V混混",現在的電腦特技都要靠邊站


▼人物介紹的輕觸式屏幕

▼神高神大的蕭錦(上右一)

▼專演惡女人的葉萍(右一)

▼八十年代垃圾婆icon的許瑩英(右一)

▼碩果僅存仍然活躍於銀幕的Helena羅蘭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小提示:為杜絕廣告、惡意留言,所有回應經審核後才會刊登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