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老師 ! 怪怪怪怪物 ! (Mon Mon Mon Monsters)觀後感:有一種傳染病叫怪物
未說電影前先說一個小故事,一位經營小型雜貨店的老闆在店裡養了一頭惡犬,每逢有人來買東西時都會狂吠,熟悉的老顧客早已習以為常不會大驚小怪;某天,老闆率先進了一種坊間並未廣泛開售的貨品,結果惹來了不少貪新鮮的陌生面孔前去搶購,然而他們均被店內惡犬的哮叫而吃了驚,於是紛紛對老闆作出指責,群起罵他不在店外豎立「內有惡犬」的警告告示。從整個故事來看,到底這真全是老闆的錯嗎?當中的責備是否公允,實在十分值得商榷。
再說一件影外話,話說筆者有幸出席這部台灣電影的首影禮,是晚導演九把刀聯同三位主演在影後作了一個簡單答問會才散場;沒想到步出影院後竟看到他仍留在戲院大堂,與演員們不停擺出怪物模樣的姿勢與觀眾進行合照,來者不拒的(筆者與同行友人也沒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一幀六人怪物照),這比起大多導演總是給人高高在上、拒人於千里的感覺,樂於與觀眾同樂的他就明顯十分親民了,賺得不少印象分。
說回電影,雖說涉及怪物,但故事並不複雜。話說中學生林書偉(鄧育凱飾)常被段人豪(蔡凡熙飾)等多位同班同學欺負,某天他在班導(陳珮騏飾)的安排下與段等三人去一舊區照顧獨居老人,沒想到期間卻給他們活捉了一頭吃人的人形小怪物(林姵妡飾);由於段認為拿被藏起來的怪物取樂更為好玩,於是讓林不再成為欺凌對象之餘,兩人更因而站到同一陣線上;另一邊廂,與小怪物相依為命的大怪物(劉奕兒飾)為了要尋回至親,於是觸發起連場腥風血雨。
六年前的《那些年》雖讓九把刀一導成名,但卻沒令他頻執導筒;這些年來,在電影方面就一直只擔任編劇或監制,今趟想必是對這個親自創作的劇本具有一定信心才再坐上導演椅的。觀眾不難發現同是講述校園故事,《那》呈現的青春世界是美好與清新的,而本片卻剛好相反,在片內幾乎沒個好人下則顯得殘酷既黑暗,或許就是這樣的兩極化,刀大才選擇親自操刀,立心把另一面的「那些年」展示給觀眾看。
就故事而言,有幾個地方令筆者較為在意的。
既設定男主角是資優生,為何不是配到精英班而流落到這個有不良份子的劣等班級念書,是為了方便寫他與男二老大有更多接觸機會才作這樣看似不大合理的安排嗎?
至於霸凌的部份,可以看到導演著力去展露當中的不是與罪惡感而用上不同篇章去描述出來,然而各場口均拍得甚為冗長,拖慢了劇情前半部的發展節奏;例如欺凌亳無反抗能力的老人家一段,其實只需拍幾幕已可表達出角色的無恥與可惡,卻偏偏安排他們玩過樂此不疲,連「摸老奶」也拍上數個鏡頭,令人側目且感沒甚必要,不禁懷疑導演是否有意要藉電影去一宣個人的霸凌欲。
而關於一對姐妹怪物,片中只是用上簡單幾句對白去交代她們怎樣變成吃人怪物便算,雖說兩人並非電影的重點角色,但畢竟對故事也有著一定影響力,講述多點她們的事情實有必要;若像現在兩只怪物看起來只是為了觸發殺戮而存在,那倒不如直接用CG特技設計出兩頭真正怪物豈不更為吸引。其實單是講述這對人類姊妹如何慘成怪物已可編出一個具可塑性的長篇詭異故事來(據資料說故事是源自小說「蟬堡」附贈的短篇集《蟬堡抓不到的,怪物》),實不妨多拍一齣關於她們的外傳電影(或短片)去圓補一下。
此外,個人覺得片中有個地方處理得甚為突兀,就是中段的班導與男二發生衝突的一幕,期間讓人不禁猜想兩人會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親屬關係,但原來整場戲只是僅僅為了鋪出往後的報復情節而已,看起來略嫌生硬。
敞開這些個人認為的不足,說到底還是頗喜歡這部從頭到尾圍繞欺凌這命題而轉的電影。有別於兩年前同是台片的《共犯》對欺凌只有很片面的表述,本片通過男主角由被欺者變為施欺者的思想轉化而進行了多角度的探討,讓觀眾易於融入主角身處的無助世界去感受當中的可怕,與《共》片以多線敘事只能讓人冷眼旁觀截然不同;而就「共犯」這一環作相對比較,本片安排的一些情節也確實有更好的論述。此外,片中也透過一些小節延伸講到校園以外同樣有著形形式式的欺凌,把議題擴展至社會層面,令整個故事更具厚度。
相信只要有帶腦袋觀影都不難看出影片是要說人性的崩壞如同怪物,甚至比吃人的怪物還要恐佈。就片名而言,撇開學生發現怪物後從沒向老師報告過這個名不符實,四個怪字或許是要點出片內的四類「怪物」。
一對神秘姊妹因遭下不知名蠱毒而變成只可活於暗處、以吃人維生的怪物,而為免被人發現就只選社會忽視的一群作日常食物;雖然現實社會並沒這類怪物存在,但當中拿社會低層來利用的行為,卻讓筆者不其然聯想到一些只為一己之私的政客,他們常把普羅市民的福祉作籌碼以達至個人的政治目的,其人面獸心的無良程度根本與只顧尋妹莫視別人死活的怪物姐姐沒兩樣,分別只是他們沒將生人吃下肚而已。
至於男二這類以欺負他人來取樂的「怪物」並不單單只活於校園裡,除了現實生活有這種愛以行動去「欺善」的人存在著,於虛擬世界裡頭也在無時無刻發生著大大小小的言語霸凌行為,讓很多網民不知不覺成為「怪物」的一份子。導演在影後的分享便講到用幽默方式罵人成為了時興的畸形社會現象,的確,在社交網路「花生文化」盛行下,很多人選擇以觀看負面東西來自誤,也就造就了不少與男二相同心態的好事之徒出來說三道四、用自以為「好玩」的文字去作嘲諷謾罵以博取他人認同;這些只懂出口傷人的「塘邊鶴」就如為社會帶來更多負能量的「怪物」,而為他們的惡言加「讚」的,亦變相成為助長「怪物」的「共犯」。
而在刀大的眼裡下,偽善者亦是「怪物」之一,片中通過只會嘴掛佛理卻收不了佛心的老師一角去把這種虛偽的醜惡面完美呈現過來。這位擺出一副導「善」模樣的宗教信徒只管以歪理打發學生來置身事外,惟當事情沾及自己時卻再掩飾不了內心的「惡」,與男二那外在的「壞」相比無疑是更怪的「怪物」,而將此套在一位為人師表、道德標準要求較高的角色身上,也確實讓這種披著正人君子皮囊卻暗裡地製造更多罪惡的醜陋有著放大的效果,令人對該角色後來落得一個應有此報的下場大感快慰。
而對比老師這號「大怪物」,受了以上怪物所影響的男主角才是本片最十惡不赦的「怪物」,當中通過這角色的心境掙扎寫出了「怪物」是如何練成而成為全片的看點。片中十分仔細說出這位本性善良的懦弱者怎樣給周遭的人和事所壓迫而踏上成魔之路,繼而做出比別人更不可饒恕的事情。放諸這個充滿各式各樣「怪物」的現實社會,這種老想做好人卻沒種的也真大有人在,觀影時也有想過如果我是男主角又會作出什麼取態呢,畢竟要擺脫這樣的困局並不易為,選擇輕輕鬆鬆同流合污也是絕可理解的,惟箇中道出最可怕的是當長期處於其中時,在人性不斷遭到扭曲下,思想可能會不自覺地走向極端而成了社會的計時炸彈,在某天忽然做出如同男主角最後的駭人舉措;從久不久便聽到有命案慘劇發生,當中或有一些便是由這類頓失常性的極惡「怪物」所造成。本片就是要告訴觀眾當我們逐漸成為「怪物」的時候,也會影響周遭的人令他們也變成「怪物」,就像一種傳染病。
故事的立意確是不錯,惟兩位年輕演員的表現卻未能把片中角色演活過來,成了影片較弱的一環。男主角鄧育凱開初演被欺者還算把那份弱勢感覺演譯得不錯,可是隨著角色的想法轉變,他的表現卻未能跟上,觀眾僅能從對白去了解其角色的複雜心境,削弱了代入感;至於男二蔡凡熙雖然演得很落力,但個人覺得其形象比導演過去揀選的男角柯震東與布魯斯更為正氣與陽光,要他飾演這類惡霸看起來有欠説服力,給人壞得不夠徹底之感。全片表現最佳的非飾邪惡班導的陳珮騏莫屬,雖然戲份不多,但她每幕演出均讓人看得咬牙切齒,搶戲非常。另外值得一讚是怪物姊妹的特效化粧,有荷里活電影的水平,只是找美人胚子的劉奕兒來演大怪物卻僅給她一幕朦朧人類模樣的照片鏡頭倒是有點浪費。此外,客串的彩彈也讓筆者頗驚喜的,布魯斯、柯震東、宋芸樺均跑來串演爪下魂,刀大還特意給後者多一幕大特寫演出,可見此妞的人氣,惜陳妍希已扮不回學生模樣,不然更為人齊 ;而另一可能沒多人留意的彩彈是導演也讓自己在片中留名登場,於主角班房黑板右下的值日生位置寫上了柯景騰這個本名。
總括而言,在近年的電影不是一味改編小説或真人真事,就是重拍或搞續集,難得九把刀還跑去原創劇本,編出一個華語電影不常見的暗黑故事來,實是誠意滿滿的。片中以霸凌為主題並配上怪物這詭異元素,去道出人心的不古要比吃人的怪物還要恐佈,故事簡單但探討力度不淺,而不足的地方是編導在劇情前半部大費周章圖以視覺畫面去加強霸凌的可惡感,惟效果卻顯得十分累贅;另本片很靠演員的演出去帶動故事,惜兩位男主演卻只有平平的表現。影片整體不算盡善盡美,但以臺灣電影、甚至華語電影而言,在故事題材蠻新鮮的前提下,還是頗值一看的。
最後,如果筆者是編導的話,會加插一個片尾,說集體自燃事件之後,校裡一名憤世嫉俗的校工在清理荒廢校舍時意外找到半瓶剩餘的怪物血液。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
▼ 電影海報 (本文所有圖片均轉載自Google圖片)
▼ 伸延閱讀(九把刀電影)
寫在前: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