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觀後感:綁架國父的故事

數個月前留意到台灣有部名叫《行動代號:孫中山》的電影,已不禁被其片名所吸引,令自己很是期待它在香港的上映。執導這齣校園片的易智言在十二年前拍過一部口碑不俗的《藍色大門》,不過礙於自己不喜同性戀題材,所以一直沒曾看過的。

在不知電影的故事下,單憑片名與宣傳海報的趣怪便毅然入場觀影;結果,感覺這部片長約個半小時的寶島電影看起來無疑有點冗長,不過其校園偷銅像的故事在較漫畫化的表述下卻蠻有趣的,從中講到當地的貧窮問題亦令影片變得頗有意思。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劇照
故事大約是說高中生阿左詹懷雲飾)因為家境清貧一直拖欠班會費未能繳付,某天他路經學校的儲物室時,發現室內的雜物堆中放有一尊孫中山銅像,令他萌起偷取變賣的念頭,於是聯同三位同樣為交班費而煩惱的同學部署盜取計劃,然而後來卻給他們發現原來也有其他同窗向這尊並不起眼的銅像打主意,結果在各有目的下,一場「孫中山」爭奪戰便告展開。

劇情開端說到男主角在多番被催繳班費後很覺丟臉,此時竟給他發現一個能解決當前問題又能大賺的機會,就是盜取銅像賣到回收場換錢,繼而找來三位同病相憐的同學合作;而中段便說到他們一切準備就緒後卻突然殺出一位競爭者小天魏漢鼎飾),男主角因而與他爭辯起來,往後則發生一個轉折令其計劃生變;至於後段自然就是敘述兩幫小伙子在盜竊期間引發出連串笑話。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劇照
故事蠻簡單的,個中除了輕輕兩幕觸及兩位要角的家庭背景外,全片就只描寫男主角如何向孫中山銅像下手,別無其他支線;從最初起歪念、找來同窗合作、編盜取計劃、準備工具、實習流程,到後來出現競爭對手,各出奇謀去「綁架」國父,整個過程可謂妙趣橫生,看起來很有新鮮感;不過,導演在某些場口明顯拍得頗為偏長,拖慢了發展節奏,若然敘述得爽快一些,七八十分鐘的片長經已足夠有別餘;另外,個人覺得劇情如能多點在兩位要角的家境著墨,看起來會較為豐富,而不像現在這般單一。

過去接觸過的台灣的電影,都很少會講到故事主人翁為五斗米而發愁,對不熟該地民情的自己而言,一直覺得台灣人的生活應該是挺美好的,直到看畢本片後才了解到對岸也如香港一樣有著「跨代貧窮」的問題;片中的學生之所以鋌而走險,並非為了吃喝玩樂,而只是為了取得區區二千元(台幣)的班費或畢業旅行費而已,隨著中段說到兩位要角鬥窮鬥慘(這段不然令自己想到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其中應徵書僮的一幕),就說明這些在很多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錢對家境清貧的他們來說卻是一筆巨款;至於末段講到學生們七嘴八舌討論該「從頭寫起」,在令觀眾莞爾一笑的背後也道出了貧窮世襲的要旨。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劇照
至於片中成為爭搶目標的孫中山銅像,從沒人為意的雜物房流落到熙來攘往的鬧市街頭,繼而成為新聞熱話,相信對台灣觀眾來說,當中的隱喻定會有深刻體會,簡單點去看,就是說國父提倡的均富理念在現今資本社會早已被人遺忘,而諷刺的是幾位學生欲要出賣他(的銅像)來解決燃眉之「貧」,實在既可笑又可悲。

總括來說,本片借一個學生偷銅像的故事去反映社會貧窮困局問題,是以校園喜劇去包裝沉重的主題,而在劇情較為漫畫化加上節奏緩慢下,接受不來的觀眾或許會覺得角色們捨易取難(去兼職一下不就解決問題了麼)是荒謬與白癡而視之為爛片(觀影當日的確有多人提早離場呢),反之如能投入到主角的世界之中,便會發現過程滿是趣味又別具意義;整體來說,這可是一部評價兩極的電影,而自己則覺得故事頗為特別,起碼不是一些熟口熟面的劇情,若然能把過程說得緊湊一點,這定必會成為個人本年度喜愛的電影之一。行动代号:孙中山





▼ 電影海報 (本文所有圖片均轉載自Google圖片)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poster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poster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poster 行動代號:孫中山(Meeting Dr. Sun)poster


寫在前: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小提示:為杜絕廣告、惡意留言,所有回應經審核後才會刊登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