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紐約(The Kid From The Big Apple)觀後感:洋溢濃厚人情味
與其他亞洲區的電影比較,星馬片過去在香港戲院放映過的實在為數不多,最為港人熟悉的已是十多年前的《小孩不笨》,即使兩年多前的《爸媽不在家》橫掃了不少電影獎項,但在港上映時也沒很多人注意。綜觀過去看過的星馬電影,除了影片調子大都走輕鬆路線外,很多時候也會以親情作為故事議題,不計以上兩片,就以較近期看過的《麻雀王》、《冥婚啟示》作例,雖然前者講賭、後者談鬼,但它們最終也是通過故事大談家庭親子關係,而這也正好填補了本港很少拍攝這類型電影的空缺。
而今次這齣來自大馬的《我來自紐約》,則是講述一個關於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並以描寫爺孫情為主軸;這類談隔代親情的電影於華語片來說並不常見,因此看過預告片後便很是期待。經過兩小時的觀影,沒想到比預期中好看,誠然,故事離不開一般同類電影的老梗,不過勝在劇情豐富且有細膩的敘述,作為一齣親情片能夠打動觀眾的心,已是十分成功的了。
故事大概是說在美國當時裝設計師的單親媽媽林淑嫻(宣萱飾)因有急務要到中國重慶出差的緣故,只好將從小在紐約長大的年幼女兒思家(陳沁霖飾)帶回馬來西亞的祖家,交由鬧翻多年的獨居老父春根(狄龍飾)替她照顧;可是被迫留下來的思家面對這個生活轉變大感不慣,更與把家變成跌打醫館的醫師外公時常對著幹,而思想傳統的阿根由於不諳英語,難以和只懂西方文化的孫女溝通而感到十分苦惱,後來隨著思家認識了多位同輩小鄰居,便漸漸融入新生活,與外公的關係也從陌
生走向親近。
劇情開篇先講到女孩主角在母親的壓迫下不情願地留在大馬的小社區與外公男主角一起生活,接著便說到她與守舊的外公產生了不少相處上的磨擦,而男主角也對孫女的西化行為舉動很感不知如何是好,及後隨著女主角結識了隔壁的男孩張家寶(陳智深飾)後,中段開始便描寫到爺孫關係如何通過這位小鄰居的摻和與及在住區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而日漸拉近,而後段也就自不然講到男主角與女兒僵化已久的父女關係終於破冰。
這類親情電影萬變不離其中,而本片的故事也是依著傳統的框架進行,劇情無疑相當好猜,不過拼湊起來卻不失吸引力,以整個故事的結構來看,情節一環扣一環,加上角色之間互相牽連,讓劇情有緊密的發展。從女主角的初來甫到心懷抗拒至往後適應下來、男主角如何在「雞同鴨講」下與孫女日漸走近,過程逐步的推演,期間也透過不少細節安排去強化當中的轉變描寫,令觀眾不難投入到兩爺孫的世界之中,一同感受他們帶來的樂與淚。
個人覺得本片好看的地方是一眾要角在故事中皆有互相彼此影響,令劇情不獨只聚焦在一對老少主角的相處上般單調,當中透過祖孫情建立的主線去牽引到一段父女關係修補的副線,兩線有著相輔相承的作用;此外,通過角色間接連的互動,除了寫到親情可貴讓人動容外,期間講到多位小孩角色簡簡單單的玩樂共聚所產生的一份純真友誼,也不禁讓人勾起一些童年回憶;而最叫自己留下印象的是片中塑造的街坊情,在香港這個日趨冷漠的社會、鄰里左右已變得愛投訴多於互助下,看到故事裡頭鄰居之間的和睦共融、亳無芥蒂互串門子,實在叫人嚮往與緬懷昔日那份淳樸人情。
星馬電影的特色是戲內會用上多種語言,有時候只是一句對白便會包含國語、英語、粵語,甚至是馬來語,這種語言夾雜的趣味也是令自己喜看這地區電影的主因,而本片更是放大了這方面的特別之處,當中利用不同語言弄出了不少笑話,也由於男主角來自香港,所以廣東話的對白也比一般同區電影多,香港觀眾看起來也不會感到什麼隔膜,如期間那個關於手機的「豬」梗便令人笑翻了天。
而片中除了涉獵到語言文化,也通過喝西方奶水長大的孫女與思想傳統守舊的外公在相處時所產生的衝突磨擦,從中講到一些華洋文化的差異,如西方人會覺得吃鷄瓜很嘔心,而較特別的是期間提到女孩拿筷子的方式和吃湯丸跟年歳有關這兩個沒曾聽過的說法,倒是讓自己長了見識。
另外值得一提的地方是劇情雖然老路,不過當中也利用到3C產品穿插其中,讓故事看起來沒與現實脫節,而片中雖講到兩位小孩要角終日手機不離手,但期間除了說到男主角勸導孫女不要打太多手遊對身體有壞影響外,導演並沒如大多電影般去批判這些科技產物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而是藉故事說出其實只要懂得善用,它們反過來是讓人們拉近距離的好工具。
至於情節安排上,看到導演頗愛留伏筆,很多時候會待事後才說回之前的經過,無疑這手法確實讓劇情增加了追看性,只是某些場口不知是否因為剪接不佳的問題,看起來卻影響了流暢度,譬如末段說到阿寶為男主角拍短片,突然鏡頭一轉卻見阿寶無故垂淚,便讓人感到有點突兀,而這些瑕疵也就成為影片唯一要扣分的地方。
而演員不分老少均有著精彩演出亦是本片的一大亮點,男主角狄龍繼去年的《落跑吧愛情》再演老父角色,他與女主角的爺孫配擦出不少火花,其鐵漢柔情的演出可說是給了觀眾看到一個前所未見的狄龍,而有趣的是導演不但沒忘安排一幕動作場口讓他一展昔日大俠形象,也從他口中自我戲謔代表作《英雄本色》的經典對白,給了影迷一大笑位;而女主角陳沁霖作為全片的核心人物,其自然、不造作的演出帶動了整個故事,是繼李馨巧後又一位演技很棒的大馬女童星。至於另一位小演員陳智深也有著十分搶鏡的演出,全程插科打諢,表現生動活潑,是影片的笑料泉源;而在片中只作穿插演出的宣萱雖然戲份不多,但每幕感情戲都拿捏得很精準,抹走了「電視味」的演出,能與男女主角一同在澳門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演員獎項不無道理。
總括來說,本片的故事雖然也是一般親情片的常見套路,不過可以看到首執導筒的張爵西在劇本上下了不少功夫,鮮明的人物刻劃與及從細節方面入手,讓生活化的劇情看起來不落俗套之餘,也增加了觀眾的投入度,而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爺孫溫馨故事,道出代溝可否打破就只看親子雙方是否願意走前一步去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影片在歡樂感人的同時也不乏意義;就個人的觀感而言,這齣笑中有淚的溫情片是自去年的《五個小孩的校長》後,最富人情味的電影,也是今年為止最為喜愛的華語片。我来自纽约
▼ 電影海報 (本文所有圖片均轉載自Google圖片)
▼ 伸延閱讀(星馬電影)
寫在前: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誠然,非誠言;僵化,非殭化。
回覆刪除謝謝撥冗指正 ^^
刪除why cannot see
回覆刪除不明閣下的意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