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光 - 電影版(Guang)觀後感:手足情深 小品佳作

說到講述自閉症的電影,本地觀眾定會想起去年的《黃金花》,無疑片中的男女主演確有亮麗的演出,但論故事於後半講為母圖殺小三的變調,不免讓人有題材跑偏了之感。至於對老影迷來說,最經典的莫過於由1988年美國的《Rain Man》,描繪一段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若要數回華語電影,國內也有一部《海洋天堂》,由李連杰文章組成父子檔去細說重病父安排自閉兒日後生活的故事,同樣大派「洋蔥」。

至於今次這部同一題材的《光》(Guang the movie)則來自馬來西亞,是由同名微電影改篇成長片。近幾年在港上映過的大馬電影並沒太多,記憶中僅有《我來自紐約》與《分貝人生》這兩齣而已;星馬地區製作的華語片一向給筆者的感覺是較簡樸、調子偏輕鬆的,因此雖然後者獲得不少好評,但個人並不喜歡影片充滿無力感。至於這部《光》,在觀影前只看過文字簡介下也以為會讓人很感沉重,沒想到影片原來帶有一點輕喜劇性質,以輕快貼地的手法去譜寫出一段不離不棄的兄弟情誼,歡笑之中也不乏動人時刻。


光(Guang)劇照 光(Guang)劇照


故事話說文光莊仲維飾)自小患有自閉症,在母親去世後便與弟弟(張順源飾)相依為命;兩兄弟長大後,由於弟弟只領微薄薪水難以承擔二人的生活開支,所以一直希望哥哥能有自力更生的一天,於是想盡辦法替他找份工作,然而由於文光經常集中力不足與缺乏溝通能力,每次面試總是碰壁而回,令弟弟十分懊惱;直到某天,文光終找到可讓自己專注的事情,然而也因此惹起禍來。

由十四分鐘的短片擴展成長達八十八分鐘的電影版,故事依舊放眼在一對主角兄弟身上,整個劇情基本都是圍繞著二人而轉,在別無其他支線輔助下,焦點就落在兩位主人公一起生活時的點點滴滴。而在故事不偏離現實下,編導便著力令他們的相處環節弄得逗趣,透過兩者的互動與對白製造出不少輕笑料來,並適時利用兩位重要的友人角色穿插其中去令故事不致流於單調。期間雖跑出一位女配/主角素恩陳子穎飾)來,讓人想到會否發展出一條愛情副線,惟編導還是從頭到尾只專注在兄弟情的刻劃上,即使當中也有提到弟弟自身的戀情但亦只用數句對白交代過去,沒為影片添上多餘的章節。

但就故事的文字簡介而言,不免有點劇透之嫌。片中對文光的個人天賦是一直到片末前都沒有明言的,令期間他到處搜集東西作什麼用途産生了一定懸疑,從而讓影片保持著追看性;不過到最後揭盅時看到那件非普通人可造到的製品倒是覺得有點匪夷所思,相比短片版本那個符合現實的設定雖毫不特別但更為可信。


光(Guang)劇照 光(Guang)劇照


對於片中的兄弟情描寫,可說是温馨感人。與《Rain Man》同樣改編自真人真事,本片也是反過來由年幼照顧年長的,差別是當中不涉任何利益關係;片內兩人均是活於社會的底層,當中通過各種影象不多不少展現出「貧窮」的一面,惟卻不像《分》片的故事般瀰漫著無助與絕望,雖然同是說一個有病患的二人家庭,但這回則透過他們的生活日常去映照出社會還存在著一點光,從而道出人生總有出路,為影片帶來點點正能量。

回顧一下,也有很久沒看過主述兄弟親情的電影了;今次這部處女作,身兼編導的郭修篆把自己與患自閉症哥哥修鍇一起過活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看報導說影片內容有八成是真實的。由於片中安排一對兄弟有著相當緊密的互動,也就不難投入到弟弟的角色裡去、理解他既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但又不可把無法獨立生活的哥哥丟下的複雜心境,若觀眾身邊也有一位常惹麻煩的兄弟姊妹,相信會有更深感受;而透過後段兩兄弟的情感出現磨擦,就更是向觀眾拋出了「對自己的親人是否真的了解」這個十分現實的問題,讓我們反思到以為跟家人朝夕共處便會自自然然知道他們所思所想而沒再去好好溝通與耐心傾聽,結果往往就像弟弟一角般要待至親出了什麼問題才驚覺自己過去做得不夠。

至於文光這個病患角色,看到其行為表現較像一位輕度智障人士,與《黃》片內的自閉症患者有著極大差別,觀影後也就讀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始認識到文光患的叫「高功能自閉症」,自閉傾向並不明顯,因此片中並沒看到一些行為失控、自殘等常見病狀。相對來說,也由於文光沒有太多外露的自閉特徵,要如何突顯這個異於常人的角色則很考導演的塑造能力;而對郭修篆來說,由於有著親身與自閉病患長期相處的經歷,可以看到他很會從微細的地方入手,通過不少生活小節去展現出角色自閉的一面;可以說本片之所以好看,最大原因是導演把文光塑造得很具說服力,讓這位主導故事發展的角色變得吸引,直接提升了整個故事的觀賞性。

而作為一部講述自閉症的電影,看到故事最終也離不開自閉病患都是天才的窠臼,還以為不過是導為了增強戲劇性而作的角色設計,沒想到原來原型人物除了擁有片內提到的天賦外,更是一位數學奇才,不但取得博士學位,也成為了大學講師。另值一提的是本片並沒像其他同類影片般出現一些歧視的咀臉,若果電影是反映現實社會狀況的話,導演在借電影籲人多了解與關懷自閉病患者的同時,也讓觀眾感受到馬國人的友善與包容。


光(Guang)劇照 光(Guang)劇照


在故事偏向簡單下,演員的表現是成敗關鍵,而張順源莊仲維的兄弟檔演出確實碰撞出強烈火花。就前者演的沒名字弟弟來說(他的真實年齡其實比已不是首次合作的後者大上五年的),與「哥哥」的對手戲大都表現得很鬆容,但當鏡頭只剩他一人時便展現出一份有苦難言的壓抑感,而在與友人一角的相聚則成了他宣洩時刻,具層次感的演出讓角色鮮明立體,導演放棄再次親演此角而找來這位演技不賴的電視演員接替確是很有眼光。而後者雖續演自閉哥哥,但可以看到他作了不一樣的演出,短片中的他說話很短、看起來也較沉靜,來到電影版則在語調方面下了功夫,讓說話的時候散發出點點喜感,同時也在表情、動作上多加了幾分儍氣但又不致流於造作,將這個偏執的角色演繹得相當討喜,若然這是一齣港產片的話,憑他比《黃》片的凌文龍有更吸睛的演出,也定能取得一個金像獎影帝提名吧。

至於陳子穎演的幼教老師,戲份不多但不失重要性,透過其角色與文光的數幕互動,從而反映了我們往往選擇只把心底話訴諸於朋友、對身邊至親反而羞於啟齒的現實情況。而身為一位香港觀眾,自然不可不提Tony這個buddy角色,飾演的黎潤光全程操廣東話對白,間中還夾雜著單字粗口,看起來份外親切,雖然出場不多,但可讓觀眾感受得到他與弟弟一角有著深厚的交情,而其相當自然的演出,實在沒想到竟是個素人演員、不過是導演的一位好朋友而已。

總的而言,雖然電影版還是跟短片版一樣說相同的故事,但可看到兼編導二職的郭修篆著力去填補短版劇情的空白地方與及增添更多章節去令故事更為全面與完整;而作為一部獻給自己哥哥的電影,片中花上大量篇幅去細說一對兄弟主角的情感交織,過程寫實,期間並沒刻意去搞出一些情節加強劇情起伏又或是惹人垂淚的煽情場口,只由觀眾慢慢去感受那份親情溫暖,剝去故事籲人尊重自閉症患者的表面意旨,內核其實是要藉一段手足之情讓大家去重新審視與家人的相處關係。

至於這位三十餘歲的年青導演憑著過去拍廣告的經驗,在鏡頭運用與說故事的技巧上均有一定熟練程度,絕不像初拍長片的新手。其中最有印象的兩幕是兩位主角分別行走同一段路,但畫面卻出現一平一斜從而去反映他們的心境狀態,此外據電影宣傳單張所說片中也有利用畫面的藍、紅兩色光線去分別表示哥哥一角的心情愉快與否,從中可以到導演在影像方面確實花過不少心思,特別是在光與玻璃的處理上;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影片有出色的攝影(楊得瑋),讓畫面很多時候顯得十分唯美。最後,這部花了四年時間製作的小成本電影(製片人與導演的爸爸也要跑來作客串演出)不單在編、導、演上均有出色的表現,就連主題曲也是相當動聽的,由導演的妹妹郭修彧為大哥親自唱作的《抽象圖》,是首很具意境的歌曲。




▼ 電影海報 (本文所有圖片均轉載自Google圖片)

光(Guang)poster 光(Guang)poster 光(Guang)poster 光(Guang)poster

▼ 伸延閱讀(星馬電影)



寫在前:
觀影感受向來因人而異,而自己只會以娛樂角度去隨心記下一些簡單感想,絕非影評

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小提示:為杜絕廣告、惡意留言,所有回應經審核後才會刊登
技術提供:Blogger.